全
世界約有1500萬名青少女遭遇強迫性行為,卻僅有「1%」會求助。2012年我國衛生福利部調查指出,遭遇性侵後曾提出求助者僅占19.67%,其中求助正式體系的不到三成。若以近年台灣性侵害通報一年約9千名受害者推估,每年可能有超過15萬人遭受性侵,令人震驚。
現代婦女基金會每年4月起發起性暴力預防倡議行動,持續推廣「only YES means YES沒有同意‧就是性侵」(OYMY)的觀念,今年更邀請知名藝人安心亞擔任倡議大使,呼籲民眾關注性暴力的嚴重性。
性侵新聞事件下,經常可以發現許多責備性侵被害者的留言,包括認為被害者「另有所圖」、「沒有自我保護」、「行為不檢」,以及言行舉止「不像被害人」等等。根據現代婦女基金會調查,65%民眾認為女生如果在行為上表現太開放,就應該要承擔被性侵的風險;61%民眾認為受害者應該為性侵害事件負責,在在顯示社會大多將性侵害的責任歸咎於被害者。
除了承受事件本身的傷害,外界的責備眼光,或自以為善意的提醒言論(ex:如果你…就不會被害),所帶來的二度傷害,常讓被害者更加自責,害怕事件曝光而不願對外求助,更將變相鼓勵加害者持續犯案。現代婦女基金會指出,性侵害是加害者違反他人意願、侵害他人身心的犯罪行為,並非被害者做了甚麼或沒有保護自己而導致;推動only YES means YES,除了提醒大眾必須尊重他人的身體和意願,更重要的是希望社會停止責備被害者,並讓加害者負起責任。
「大家常以為足夠的自我保護,不幸就不會發生。但性侵害案件很多都是加害者預謀的犯案,就算被害者再小心,仍然無法預防。被害者所經歷的自責與煎熬不是多數人可以想像,大家其實不需要再問『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因為性侵害的發生,不是被害者做了什麼,而是加害者有沒有取得別人的同意。」倡議大使安心亞說。
若聽聞性侵害事件,現代婦女基金會呼籲大眾「停止責備」:不腦補揣測、謾罵被害者,並制止身邊/網路上責備被害者的言論;此外也希望能做到「陪伴傾聽」:不說自以為善意的提醒、不帶批判的陪伴被害者,溫柔接住每一個性創傷故事。
今年性暴力預防倡議行動第二波,希望透過問卷了解大家的真實想法。你的意見是與社會對話的基礎,也是具影響力的貢獻,請放心依實際情況或個人意見來填答,分析結果出爐也會在本會粉絲頁公佈。
2023/4/18 ~ 【2023國際丹寧日聲援行動】 一起發聲相挺,打造求助無畏的安心環境...
2023/3/29 ~ 「發聲相挺.求助無畏」——邀請各機關團體響應校園丹寧日行動...
2023/3/23 ~ 《誰是完美受害者》性侵衣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