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學習關係界線的趣味之旅— 「剛剛好的距離 Who’s Life」桌遊體驗

2025/06/17

我們為何設計桌遊?

你知道關係界線會如何影響我們和其他人相處嗎?界線是一種無形的規則,影響著我們與親友、伴侶、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互動方式。我們在多年的實務中發現,許多衝突甚至暴力的發生,往往源自於忽視或侵犯了彼此心理、身體上的界線。

帶著這樣的體悟,從2020 年起,我們設計了一款寓教於樂的的桌遊,打造出「剛剛好的距離 Who’s Life」桌遊。

玩遊戲學界線,真的行得通嗎?

一款桌遊真的能帶來改變嗎?如何將嚴肅的話題推廣出去一直都是倡議宣導上的難題,但設計桌遊的初衷也是相信:遊戲中的體驗比聽演講更讓人印象深刻!所以透過桌遊將關係界線變成具體好玩的互動體驗。

從社區、校園到專業人員,每場活動參與者一開始總會帶著好奇跟害羞,但當遊戲開始,大家便很快投入角色設定,進行愉快又激烈地討論。許多人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平時會不小心侵犯了別人界線,也藉此學習如何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界線。活動結束時,大家總是充滿感觸地表示:「原來界線比我想像中還重要!」

活動現場直擊

今年2 月26 日,本會與輔仁大學社工系攜手舉辦了一場充滿趣味又意義非凡的桌遊活動。當天,學生們都熱情投入這場「界線拉鋸戰」中,在遊戲中學習、思考,熱烈討論這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

活動開始時,學生分組就座,社工簡單介紹桌遊規則後就帶大家進入扮演家庭角色的世界。有的人當起愛碎碎唸但又疼孫子的奶奶,有人變成總是無視門鎖的弟弟,還有不斷操心的媽媽與過度熱心的叔叔。學生們認真塑造角色的特質,透過幽默生動的方式詮釋,現場歡笑聲此起彼落。大家討論的熱情從未間斷,也讓我們透過角色間的互動,看見家庭中不同的界線樣貌。

隨著遊戲進入尾聲,學生們開始反思:「我平時和家人有怎麼樣的互動?」、「爸爸替我決定我的就學選擇時,我的感覺怎麼樣?」、「替妹妹決定她的髮型讓我感到充滿權力,但妹妹好像不是很開心?」學生們熱烈討論從遊戲到生活中的日常問題。在社工的帶領下,引導學生們去思考:「我們能有意識地設立界線嗎?」、「當界線被侵犯時,我們該如何應對?」、「該如何溫柔又堅定地拒絕家人的過度干涉?」。

許多學生回饋,這次的桌遊讓他們了解界線的概念,以及建立界線的重要性,覺察原來自己平常不太懂得維護界線,會擔心破壞彼此的關係而讓自己的界線被他人侵犯,或是不自覺的侵犯了他人的界線卻不知道該如何改善。「原來界線是需要練習的啊!」透過這場桌遊體驗,大家開始能覺察自身的界線樣貌,並為此做調整,在維繫關係的同時也維護自身的心理安全。找出彼此間「剛剛好的距離」,便是讓關係穩固的相處之道。

文/家暴防治組社工 林鈺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