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一群本土社工的看見】親子教養必備新書 熱烈銷售中!
當父母離異後,許多父母因為彼此積怨許久、仇恨對方,就會希望孩子可以跟自己同一國、選邊站。但是,試想一邊是爸爸、一邊是媽媽,要孩子選邊站是多麼困難的一個選擇! 就算真的選邊站了,看似忠誠於一方,但是面對無法忠誠的另一方,孩子又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
一群在法院第一線、協助無數家庭紛爭的社會工作者,經過無數研習和討論、實務經驗,將工作中的行動研究和心路歷程,寫成文字紀錄、匯集成書,希望幫助面臨家庭離異風暴的大人及孩子們。期待所有當婚姻走到盡頭的夫妻,仍然可以成就親情,成為「合作父母」
作者:現代婦女基金會社工團隊 黃心怡、謝子瓔、劉于瑞、宋名萍、蕭丞芳
總策劃:資深心理諮商師 鄭玉英
【內容簡介】
一對難以共處的夫妻離婚後,兩人可以成為仇人、不相往來形同陌路,也可以維持淡淡友誼。倘若兩人共有子女,必須考量孩子的養育、教育和人格成長;仇人或陌路都無法合作,更無法有效達成親職。因此,分手之後,如何重新定位兩人的關係,讓孩子的損傷減至最低、親子之間的親情臻至最高,考驗著當事人的成熟度,和周邊的人理解、支持的程度。
父親和母親都是孩子無可取代的珍寶和權利,大人可以選擇離婚,但不該就此決定孩子今後沒有母親或父親。
合作父母不是本能,需要後天學習,尤其離婚的掙扎過程中,兩人已經傷痕累累之下更是困難。而離婚後,為了讓孩子生活穩定,多半安排孩子與一方同住,另一方則有探視的權利與機會,我們稱之為「親子會面」。
事實上,在完全不想見對方的面,但卻要釋出善意祝福對方跟孩子的關係,這是離婚父母必須面對的課題。如何在親子會面的過程中,讓父母放心、孩子也安心,更是一大考驗與挑戰。
透過本書,讓在法院協助親子會面的社工告訴你,不需要因為父母離婚而讓孩子失去任何一方的愛。
【訂購方式】
博客來訂購:https://reurl.cc/WdZ1XO
團購優惠: https://www.38.org.tw/pay_book.asp
【感謝各界感動推薦】
小 禎,藝人
王如玄,常青國際法律事務所顧問律師
江文賢,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心理師
李莉苓,臺北地院家事庭調解法官
李麗慧,家事調解委員、全芯創傷復原中心主任
林美薰,台灣兒少權益暨身心健康促進協會理事
林靜如,《律師娘講悄悄話》版主
姚淑文,東吳大學健康暨諮商中心主任
柯萱如,律師、公共電視《青春發言人》主持人
范國勇,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
涂秀玲,臺中地院家事庭庭長
莊喬汝,德臻法律事務所律師
陳又新,弘鼎法律事務所律師
陳延昶,486團購企業家
隋 棠,知名演員
黃子佼,藝人
黃春偉,力人心理治療所督導
黃柏嘉,諮商心理師
楊晴翔,律師暨家事調解委員
鄭玉英,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資深心理師
鄭杰榆,國際教練聯盟台灣總會理事長
賴月蜜,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賴芳玉,律師
2020/7/28 ~ 我愛爸爸,也愛媽媽...
2020/7/28 ~ 「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一群本土社工的看見...
2018/4/1 ~ 選一份愛的兒童禮物,同心守護球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