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騷擾」與家庭暴力、性侵害並列全球婦女人身安全最大的威脅之一,美國一項研究指出被謀殺或幾近死亡的婦女中,有70%至90%在遇害的前一年內曾有被跟蹤或騷擾的經驗,顯示此類犯罪行為若不及早處理,恐演變成致命的刑事案件。此外,本會調查也指出,國內12.4%的年輕女學生表示曾遭遇跟蹤騷擾,凸顯跟蹤騷擾已成為國內性別暴力的新興型態,但台灣卻面對無法可管的窘境。  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說明國內跟蹤騷擾案件嚴重性
本會自102年著手推動跟蹤騷擾防制立法工作,今年選在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前夕舉辦國際研討會,期待引進國外有效的防制經驗。活動當天內政部長葉俊榮、衛生福利部次長呂寶靜、立法委員王育敏、吳志揚及李麗芬特別蒞臨會場表達支持立法工作。葉俊榮表示,我國社會秩序維護法中「跟蹤行為」的成立要件及罰則都相當有限,強調立法絕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目前內政部已著手研擬跟蹤、騷擾、糾纏行為的防制法,希望透過警察即時的處分適度介入。  跟騷防制立法倡議大使余秀芷小姐,深受跟騷糾纏無法安心生活
活動當天,電台主持人余秀芷也出席擔任立法倡議大使,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一位讀者5年來頻繁利用多個帳號在她的FB留下奇怪的私訊,有時說被余迫害,有時以情緒性字眼莫名謾罵,有時又不斷表達愛意。封鎖了一個帳號,對方又會以其他帳號故技重施,令她防不慎防。她的公務手機兩個月內收到1540封簡訊,日夜手機叮咚聲不斷,工作和生活都受到干擾。近期對方更曾出現在她公開演講的場合,也曾找上她的朋友,種種不時的指控與不定時的出現,都讓她感到困擾與恐懼。余秀芷雖曾求助警方,但礙於對方並未對外公開謾罵恐嚇,而無法受理。  與會來賓與國內外學者專家共同呼籲-繫上銀絲帶,拒絕跟蹤騷擾
「銀絲帶」代表著跟蹤騷擾是不易被辨識的犯罪,由於整體社會對於跟騷的危險及犯罪行為體認不深,因此活動當天也邀請與會人員繫上象徵「拒絕跟蹤騷擾」的銀絲帶,期許社會「認識」、「正視」與積極「防制」跟蹤騷擾,並呼籲政府盡速通過法令,以保護國人的安全與自由。 (文/公益行銷部主任 吳姿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