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5期 電子報 / 2018 年03月 本會在花蓮深耕12年,深感受暴媽媽和孩子需要全方面的協助與支持,特開設了「花蓮工作站」提供一站式服務;本會長期協助高衝突家庭裡的球球兒的社工,也在這期電子報中與您分享,她們在服務過程中的動人點滴,希望透過各種方式協助孩子安心快樂的成長,孩子的幸福是最重要的事,不是嗎? 本期目錄
【現代啟示錄】花蓮工作站伴在地受暴婦幼安心無憂現代婦女基金會深耕花蓮,駐點花蓮地院12年來協助超過1萬2千名家暴被害者。過去的經驗讓我們深感被害者的需求不僅限於司法訴訟,更多受暴媽媽和孩子面對家庭失序、經濟困難及目睹暴力的心理創傷,本會遂於106年成立「花蓮工作站」,期待提供受暴家庭更完整的協助。 花蓮工作站主要服務對象為16歲以上婚姻或親密關係暴力的被害者及其家庭成員,106年服務了108位受暴婦女,其中近6成為重覆受暴案件,超過半數為中高危機案件,顯示必須投入更充足的資源,才可能打破家暴循環,協助受暴媽媽及孩子遠離傷害。 由於偏鄉個案求助的能力,和都會地區有相當大的落差,為因應區域的需求,花蓮工作站的服務開展出下列幾項特色: 花蓮工作站服務的個案中約有三成合併有孩子目睹家暴的情形,為了改變過去目睹兒少總是由媽媽的社工「兼辦服務」、孩子的身心需求無法被個別照顧的現況,工作站特別安排了專屬社工,對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行為/情緒輔導,並在案件有需要的時候,協助孩子做好出庭準備,陪著孩子進入法庭作證。本會董事長潘維剛表示,特別感謝「銓誠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及「永安國際管理顧問公司」的支持,讓工作站得以設立為服務目睹家暴兒少成立的園地─「孩子的安心城堡」。除採取分齡的規劃,讓幼童和大孩子能有不同的活動空間外,更邀請也曾是目睹兒的知名插畫家不達景,提供安心步子系列的作品進行佈置,營造童趣的空間,幫助曾經受傷的孩子,安心的跨出每一步。 (文/公益行銷部主任 吳姿瑩) 【現代啟示錄】高衝突家庭重要的親職課程現今社會的家庭大多是由父母及子女所共同組成的核心家庭,除了提供生育功能外,尚有經濟、教育、保護與照顧等功能,讓子女出生後,得以在穩定的家庭中學習與成長。然而若夫妻關係發生變化而以離婚收場,往往使原本穩定的家庭關係受到衝擊,子女將難以避免面臨環境、人事、生活、社交等各方面的變動;離婚後若缺乏友善父母的觀念,將使子女成為父母拉扯的工具,甚至不惜一切進入法院爭訟,衝突將越演越烈。 。 在我們的服務中發現,父母經常將孩子拉入糾紛之中,如希望孩子選邊站、要求孩子出庭作證、在子孩子面前指責對方、將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或阻撓對方探視等等,讓這些孩子成為「球球兒」,這些都會造成他們身心上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有可能引發身心及行為上的問題。 有鑑於親子訴訟案件逐年增加,高衝突父母對孩子造成身心甚大的危害,本會開啟「高衝突家庭協助計畫」,透過針對父母與孩子三方的輔導、諮詢、團體以及陪伴,逐步協助高衝突父母邁向「合作父母」之路。其中,我們定期與法院合辦多場親職教育課程,希望透過課程能提升父母的親職教育能力,培養友善父母觀念,以減少父母間的衝突,避免孩子受到身心上的傷害。 上完課程後, 有許多父母學員給予我們許多感動回饋:「這個課程讓我理解,離婚真的對孩子很傷,我希望能用正面的方式教導小孩,避免對孩子有負面的語言或行為」、「讓我回想起小孩每當遇到我們爭吵時的反應,原來都是她所發出來的警訊:希望大人別吵了…經由這次課程讓我更加注意她的身心狀況,覺得受益良多」、「我會更重視小孩的心理,他們是如何看待大人的世界,以及他們是如何想的…大人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逼小孩承受,希望雙方都是以小孩好的立場跟角度去溝通」、「如果我只顧自己的感受,對孩子是不公平,不該剝奪孩子擁有父母愛的權利」、「父母離婚與孩子無關,需要考量孩子的感受,不口出惡言,不評論彼此的問題,孩子願意分享與另方的關係時,可以陪伴與傾聽。」 看到他們經由課程獲得改變,實為他們感到高興,深深祝福每位父母,夫妻關係雖然中止,但仍然可以成為「友善合作的父母」,對子女的愛仍然延續著。 (文/臺中地院家暴暨家事服務中心社工 何麗麗) 【心情寫真】父母分手,親子劇本怎麼發展童年的你,是否曾經歷『失去』的故事?當時你失去什麼?誰在身邊傾聽你的心情?甚至陪著你找尋它? 日本導演北野武執導『菊次郎的夏天』,述說了小學三年級『正男』男孩與無所事事的中年痞子大叔的故事,大綱簡單說,大叔看在錢的份上帶著正男展開尋母之旅,正男只知道母親到很遠的地方工作,有個地址。兩人跌跌撞撞到達旅途目的,正男親眼看到母親已有幸福的家庭與小孩,才知道殘酷的現實-他原來被母親拋棄了,他轉身離去哭泣。這一幕也帶出大叔相同經歷的童年,變得安靜的他特地探訪住在養老所的母親,他遠處看著,直到離去都沒有上前說一句話,疏離的親情要說些什麼呢?大叔後來用盡辦法安慰正男,正男體驗了歡樂又溫暖的陪伴,撫慰了正男,也撫慰了大叔同樣遺憾的童年。這是一個失去親情的故事,也是疏離的親情故事,身邊要是有理解心情的大人們,伸出溫暖無私的手陪著孩子渡過悲傷難關,也是一段溫馨又激勵的故事。 照片:大同高中攝影社提供 做為一個法院社工,對於大人的感情世界走上分離後,接下來是否走上友善親職旅程十分關切!父母們在感情分離過程很不好受,但離婚並非是人走了就好,諸多糾葛議題加上訴訟龐大壓力,彷彿生活中發生大地震,必須靠自己一步步建立生活節奏、正向信念與安全感。我很敬佩接受「親子會面服務」的父母,在這種過程中展開了親子會面,儘管路途跌撞曲折,至少都努力著。 成為孩子信任的大人親子會面服務變動性很高,只要父母一方不願意繼續接受服務,社工跟孩子可能無法再碰面。所以,只要有機會,社工就要把握跟孩子建立關係,讓孩子知道我們會陪著他,一起跨越種種障礙;像學齡前孩子願意跟我獨處、牽手探險…等,獲得孩子信任感,對孩子來說也是個被愛的經驗。我很喜歡看到孩子從初期緊張不安,轉變成輕鬆與安心,給予我很大的成就感。 成為合作父母的夥伴服務過程中看到父母心情起落很大,我會主動問候與關心,能了解那種酸酸痛痛恨恨的感覺,真的需要地方可以傾訴。隨著時間累積,我衷心感謝父母願意交付這個任務給我,大人在這裡抒發了情緒,還帶著踏實感朝著「友善父母」方向修煉、甚至訴訟案件沒再增加,對社工而言有很大的意義。親眼看到真的有人做得到,衷心相信人生劇本已不同了。 期許未來我要像故事劇中的大叔一樣,成為孩子信任的大人;比大叔更多身份,陪伴「合作父母」有機會改寫人生劇本。 (文/台北地院家暴暨家事服務中心社工 鄭玉蓮) 【心情寫真】兒童出庭不害怕法官因為父母雙方爭取孩子的監護權,轉請家事服務中心社工在開庭時,陪同孩子央央(化名)出庭,央央的角色正是案件裡的兒童證人。 初次到法院的央央,羞怯的躲在爸爸及奶奶後面。為減緩央央的焦慮,社工邀請他和爸爸進入會談室,一起動腦建設長長的水管道,將一顆顆彈珠順著水管道,由高處到低處珠咻咻咻的以極快的速度滑入盒子裡,讓央央玩得不亦樂乎。 和央央建立起良好互動後,我們徵得他同意,請爸爸先離開會談室,並拿出法庭模型為他介紹法庭人物、配置及法官可能會問他的問題,也讓他知道要依自己的意願及想法誠實回答法官。 我問央央,開庭時會見到媽媽,會不會想念她?法官可能會問他想跟爸爸或媽媽住?央央沉默不語,玩起法庭上的人偶,我了解他內心的壓力,未再追問下去,之後透過奶奶得知,央央其實很想念媽媽… 為孩子做完開庭前的準備後,我和他約定好開庭那天再見面,也會將今天建設的水管道留下來,到時再和他一起玩,央央開心的與我們說再見後,就和爸爸及奶奶離開服務中心。 開庭那天,爸爸和央央來到服務中心,他已經不需爸爸陪伴,就願意獨自和我們進入會談室。我拿出水管道,一邊玩一邊為他進行庭前準備。當我們陪著央央在法庭外等待時,許久沒見到央央的媽媽,眼泛淚光擁抱他。但央央可能因為爸爸在旁邊,怕覺得背叛爸爸,努力壓抑想念媽媽的心,面無表情,沒有與媽媽互動,媽媽也因此露出失落的表情。 進入法庭後,好奇法庭內設備的央央,選擇了坐在法官旁邊。過程中我留意著他的狀態,當他聽不懂法官的問題時,會露出疑惑的表情,我們就會請法官以央央能理解的語句重新訊問,或由我們協助法官向央央解釋。開庭結束後,我們肯定了央央今天能勇敢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法官,他則靦腆的微笑回應。 基金會駐點在法院家事中心的社工,常在陪同成人出庭時,聽到成人反映心情很緊張。可想而知,當孩子出庭時,會因為陌生的環境、忠誠議題等因素,帶給孩子多大的壓力、緊張及焦慮感。為減少孩子因出庭造成身心傷害,我們透過專業訓練,設計一套陪同出庭流程,增進社工陪同孩子出庭的能力;此外,在與孩子工作時,也能評估孩子處於父母之間的壓力,教導父母應撇開彼此的紛爭,一同為孩子成為「友善父母」。甚至有家長回饋,孩子覺得到法院很好玩、想要再到法院找社工等等,這些都是對我們很大的鼓勵,讓我們更有動力的繼續努力下去! (文/士林地院家暴暨家事服務中心社工 陳廷芝) 【活動報馬仔】用溫潤的木地板來溫暖球球兒!好消息~!! 讓您的愛心24小時不打烊~!歡迎多加利用唷! #操作流程看這兒:https://goo.gl/vfRJdg |
2023/3/1 ~ 【電子報206期】守護關係界線,尊重彼此價值...
2023/1/20 ~ 【電子報205期】微小支持也能幫助走出家暴...
2022/8/17 ~ 【電子報204期】傾聽孩子心聲,成為合作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