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164期】爸媽離婚,你要跟誰?
現代消息 / 現代出版 / 電子報

【電子報164期】爸媽離婚,你要跟誰?

 

156-000.jpg
第164期 電子報 / 2018 年 03月

「爸媽離婚,你要選誰?」這個沒辦法選擇的問題,卻是球球兒365天的日常,他們的童年沒有笑聲、沒有卡通兒歌,原本溫暖的避風港只剩下兩種聲音:寂靜與爭執。

孩子的世界真的很單純、很體貼,在他們小小的腦袋,父母就是他全部的世界;父母之間的指責、爭吵、訴訟,對孩子來說是世界的崩壞。我們希望孩子能保有笑容,期待離婚父母可以放下彼此的針鋒相對,攜手為孩子成為「合作父母」。邀請您同心守護球球兒,攜手幫助他們脫離家庭風暴!


本期目錄

【現代啟示錄】 可以不要再吵架了嗎?

「明明就在旁邊,可以不要再叫我傳話了嗎?」
「可以不要再吵架了嗎?我想要你們好好的」

  這是父母在法院進行離婚訴訟、爭奪監護權案件下孩子的心聲,口口聲聲說為了孩子爭取最佳利益,但你所爭取的是你想要的還是真的是孩子想要的?真的是孩子的最佳利益嗎?

孩子的笑容,來自合作父母  

  「家」應該是孩子永遠的避風港,父母也應該是孩子的榜樣,但曾幾何時「家」卻成了造成孩子傷害的地方,父母的爭執卻成了孩子心中的傷痕。即便夫妻離異分道揚鑣,彼此成為合作父母後,孩子還是可以得到父親及母親的愛,更不需要為了選邊站而煩惱,理念不和仍可以友善溝通與相處,努力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本會各地駐地院家事服務中心,每年舉辦多場次的親職教育講座,帶領離婚夫妻思索在離婚、結束夫妻關係後,孩子在這過程中會面對的煎熬與困難,以及離婚後必需要面對、處理的親職議題如何處理,並引導父母以「孩子為本」為前提,建立合作關係、友善父母觀念以及適當的溝通方式。透過一連串課程,協助離婚父母們一起為了孩子努力,共同度過家庭風暴。

162-006.jpg

如何成為友善的合作父母?

以下整理親職講座中合作父母的重點,期待在彼此共同努力下,讓孩子可以不再成為球球兒:

一、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態和需求,避免只考量如何贏得官司。
二、重視孩子發展的需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給予符合孩子需求的教養。
三、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將孩子拉入父母離婚過程的爭奪之戰。
四、當孩子面臨轉換環境時,協助孩子與周遭人事物建立關係,給予安全感。
五、關注孩子面對父母離異之身心情形,給予陪伴、支持,不讓孩子感到自己不再被愛或是會失去父母任何一方。

(文/駐新竹地院家暴服務處暨家事服務中心 社工員 黃玲玟)

【心情寫真】一起多為孩子想想

「謝謝各位爸爸、媽媽願意花時間來參加我們的講座。你們的參與,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 

  這句話,是我們每次在辦理親職講座的開場時和結束時,都會鄭重重複的一句話;我們希望透過這句話,讓父母們知道,他們在孩子的生命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們的好壞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民國70、80年代,生育孩子的重點是,孩子的物質生活是否被滿足;到了90年代,重點轉移到了如何讓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而現在,我們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好的家庭氣氛,將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高離婚率的社會,我們多數只會關注在夫妻間的磨合不夠,太快進入婚姻,而忽略了有一群無法發聲的人,那就是「孩子」。孩子被迫當夾心餅乾,在父母中間被拉扯;孩子看著父母衝突,卻無能為力;孩子被迫與父母其中一方分離,又不敢表達思念。孩子心中有太多的情緒,不知該如何表達,而父母確有只顧著與對方輸贏,而忽略了孩子,日子一久,孩子開始學習、模仿,或是用不正確的方式自我吸收情緒,導致孩子的心理生病了;而父母終於發現了,想幫助孩子,卻不知道該如何做起,甚至被孩子拒絕。

  因為看過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所以我們決定進入社區辦理「親職教育講座」,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在父母衝突尚未升溫之前,告訴父母們當你們衝突時,一旁的孩子會有什麼樣子的感受,也提供一些處理的方式來減少孩子們的創傷,甚至提供一些夫妻相處、溝通的方式和理念,希望讓大家都能為了孩子營造出好的家庭氣氛,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162-001.jpg

  「親職教育講座」辦理至今,我們得到了不少正向的回饋,除了表達感謝,參與的爸爸媽媽們也分享了他們學習到,他們說「學習到了溝通的技巧」、「了解爭吵對小孩的影響很大」、「了解夫婦感情好才是對孩子健全成長,最重要的關鍵,以及以後遇到爭吵應該如何處理」、「父母面對婚姻問題,學習不要對小孩造成傷害,做友善父母」、「父母的情緒,對孩子一輩子的影響」等。

  我們無法預期這樣的講座內容會停留在爸爸媽媽的心中多久,但我們希望他們可以記得有一群社工曾辦理過這樣的親職講座,未來當身邊的人有需求時,他們可以將我們服務的資訊提供給有需要的人,讓更多在高衝突家庭中無法發聲的孩子,能被服務,脫離困境。

(文/駐士林地院家暴服務處暨家事服務中心 社工員 陳竺妤)

【活動花絮】心願派對-ㄉㄨㄞ出孩子「小」心願

「現在爸媽不吵了,因為他們碰不到,
每次見面時爸爸讓我在路邊下車,我自己走過去找媽媽」

「我討厭爸爸,因為媽媽說他不愛我,不要我了」

  我們可以選擇要不要與某個人邁入婚姻生活,孩子卻無法選擇他的父母。孩子本該感受著父母的愛來到世上,生活在父母用愛打造的幸福美滿藍圖裡,但…父母的爭吵、互相指責,讓一切都變了調。

  「離婚」沒有誰對、誰錯的評斷,如果離婚了,大人開心、自在,孩子依舊在一個安全、關愛的環境中成長,我想三個人或二個家庭的幸福,總比讓人喘不過氣的家庭好。我們是一群在法院工作的社工,看到了許多父母為了離婚及孩子親權…等等問題,從最親的家人變成冷漠、惡言相斥的陌生人,互相告來告去,爭得你死我活。工作期間裡,也從許多孩子的口中聽到當他們面臨父母離婚/分居的問題時,孩子臉上的笑顏隨著父母的衝突慢慢一點一滴的消失,宛如一朵枯萎的花朵慢慢凋零。

162-007.jpg

  在「心願派對ㄉㄨㄞ ㄉㄨㄞ」兒童團體活動,我們邀請了8位孩子參加,期盼透過活動讓孩子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空間好好抒發情緒,進而去學習並了解大人間的紛爭與他們無關,而這些紛爭也絕對不是因為他們不乖的而造成的,他們只是一個「小孩子」。為期三天的活動,我們聽到孩子說:「我不喜歡爸媽互相告來告去」、「我擔心見不到爸爸/媽媽」、「我害怕爸媽不要我」、「我覺得是我害爸媽吵架的」,甚至有孩子的願望是「希望爸爸媽媽能合好,一家人住在一起」。孩子的世界真的很單純、很體貼,在他們小小的腦袋,不再是只需要想著功課有沒有寫完或想去哪裡玩;在那小小的心靈裡還需要想著大人的事情,不希望爸媽難過,只能把所有的情緒及擔心深深埋藏在心中。聽著孩子說著自己的情緒、擔心的事情,只讓我們感到深深的心疼,無奈大人的紛擾總是不自覺地傷害著寶貝孩子。

162-008.jpg

  相信每個父母一定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在衝突中,大人是否總是不經意的讓孩子加入戰場?或是讓孩子成長在一個與憎恨對方的觀念下長大。孩子是一個個體,有情緒、有感覺,有擔心及有滿滿愛著父母的心,他無法將心一分為二,卻必須在小小年紀做出人生中第一個重大的決定-「要爸爸還是要媽媽?」。各位成熟的父母們,如果真的愛孩子,請各位爸爸媽媽穩定自己的情緒、照顧自己的需求,成為「合作父母」,降低父母衝突對孩子的所造成的影響,讓孩子擁有父母雙方完整的愛。

(文/駐台北地院家暴服務處暨家事服務中心 社工員王茲莛)

【好片推薦】爸媽沒有在一起,我就變成雙面人了 

『媽媽,我不喜歡吃薯條,薯條不健康…』
『薯條好好吃唷!爸爸你也來吃一根!』

這都是小蕾說的話,為什麼她要說謊!?
她真正的想說的是什麼?

在爸媽分居、離婚訴訟衝突中被拉扯的孩子,我們稱作「球球兒」。這些球球兒在爸媽的衝突之中被撕裂著、被迫「選邊站」,不管選爸爸還是選媽媽對他們來說都是種折磨...

孩子的幸福難道不是最重要的事嗎?

做不成夫妻,但還是孩子的父母
身心受創的球球兒,急需要你的協助~
邀請您捐款支持高衝突家庭輔導費用,
幫助衝突父母成為「合作父母」,一起同心守護球球兒!

捐款守護球球兒

162-009.jpg

【活動報馬仔】同心守護球球兒,缺你不可! 

162-010.jpg

當 避風港 變成 暴風圈

這些在爸媽衝突的夾縫中生存的孩子,我們稱作「球球兒」,有的成為父母你爭我奪的「橄欖球」,有的像是雙方避之唯恐不及的「躲避球」,或是恐遭毆打虐待,淪為出氣筒的「棒球」。

162-011.jpg

身心受創的球球兒,急需要你的協助~

請捐款支持高衝突家庭輔導費用,
一起幫助衝突父母成為合作父母,同心守護球球兒!

162-012.jpg

捐款守護球球兒

【活動報馬仔】愛心捐款,動動手指幫助球球兒!


即日起,可以到7-11、萊爾富便利商店機台操作,發揮您的一指神功就可以立刻幫助球球兒唷!
讓您的愛心24小時不打烊~!歡迎多加利用唷!




 

你可能還想看

2023/3/1 ~ 【電子報206期】守護關係界線,尊重彼此價值...

2023/1/20 ~ 【電子報205期】微小支持也能幫助走出家暴...

2022/8/17 ~ 【電子報204期】傾聽孩子心聲,成為合作父母...

顯示更多